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組織開展黑龍江省“農業大數據+金融”模式聯合調研推廣
2018年以來,針對農民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,黑龍江省在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服務創新試點項目支持下,聯合哈工大和建設銀行,依托省農業大數據平臺,建成“黑龍江省農業金融服務平臺”,探索出“農業大數據+金融”支農模式。該模式堅持以方便農民、惠及農民為出發點,以數據增信為切入點,共享土地承包、土地流轉、農業補貼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涉農信息,創設“地押云貸”“農信云貸”等“隨借隨還”“按日計息”金融產品,讓農民“有尊嚴”地貸款,調動了金融機構和農業農村部門兩個積極性,喚醒了沉睡的農業數據和找尋出口的農村金融資源,實現了農業發展、農民增收和金融增效三個目標,是破解農業“貸款難、貸款貴”的突破口,是解決農業信貸,特別是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問題的重要渠道,是農業農村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在具體審貸中,該模式依托農業大數據中心,開發農業金融服務平臺,實現政府與金融機構數據共享。一是共享數據。在黑龍江省領導的強力支持下,省農業農村廳在全國率先成立農業大數據管理中心,實現了農業行政管理數據脫敏脫密后集中管理。在此基礎上,開發農業金融服務平臺作為統一數據接口,支持建設銀行等共享有關農業數據,創新信貸產品。二是線上抵押。抓住農村土地確權的政策契機,開發全省土地流轉抵押系統,實現鑒權、授信、抵押、放款等全流程線上操作。三是在線申請。農民通過手機APP申領貸款,可“隨借隨還”“按日計息”,貸款周期大幅縮短,農民貸款成本大幅降低。四是精準授信。金融機構根據農戶申請,通過農業金融服務平臺,調用土地確權、土地流轉等農業數據,多維度為農業主體畫像,在線精準授信放款。
各省農業農村部門和建設銀行分行紛紛表示,這次活動日程安排緊湊、內容豐富、介紹透徹,收獲很大,深入了解“農業大數據+金融”運行模式、運營機制、應用效果等各方面情況?;厝ズ?,將認真學習借鑒黑龍江“農業大數據+金融”模式中的好做法好經驗,積極將這一模式與本省農業農村發展實際情況相結合,探索創新符合當地實際的“農業大數據+金融”模式,助力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,推進金融更好服務三農發展。
河北、山西、吉林、山東、湖北、四川、甘肅等7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建設銀行及相關省份分行、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參加聯合調研,實地調研了黑龍江省蘭西縣瑞豐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、奮斗鎮先鋒村田孝屯志達家庭農場、遠大鎮雙太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等3個獲得信貸支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。